top of page
作家相片華嚴蘭若編輯組

第六感直覺鍛鍊的開發~~~~華嚴蘭若(新竹橫山華嚴寺) 住持上聖下境法師開示

「華嚴天地」聖境法師開示 : 第六感直覺鍛鍊。 超覺意識身、心、靈成長營「第六感直覺鍛鍊的開發」 在研究這個法門之前,首先我們先來探索,會令吾人喪失直覺能力,會障礙吾人身、心、靈淨化的最主要因素。 第一種障礙:是由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五塵所組合成。 唯有打開這僵硬、封閉、麻痺的五道門戶,才能發揮五感的潛能。 例如:坐在石頭上、草地上,閉目想像自己變成一片草地,感覺草地的青翠與濕潤,釋放出五塵,像青草上的露珠滴在身上,像陽光片灑在草地上,當有一個片刻我們消失在其中時,我們的身、心、靈,將會出現一種全新的體悟。 在大自然中,有數之不盡的山河大地,花草樹木可資運用。 第二種障礙:是由執著自我的想法和理念所組成。 當一個人執著自己的政治意識,宗教意識與人生價值觀的時候,我們就無法去發揮與他人溝通對話的能力,甚至連慈悲之心都會漏失。 當吾人執著自我的理念時,就會被監禁在理念的框框裏,失去了自由,也失去了生命意義的淨化與鍛鍊。 因為縱使你還不明白何謂真理的時候,但在你的心中卻早已存有一個自以為是的真理了,因此你就會排斥學習未曾體驗過的心靈探索,也會失去返璞歸真的生命意義。 唯有客觀的放下自我執著,才能從囚禁的枷鎖中獲得解脫。 第三種障礙:是由虛幻不實的籍口所組成。 無論是推論或猜測的合理藉口,都是未經身歷其境的去做,只憑著我認為的所知障,來藉口障礙自己或他人,這是非常危險斷送自他法身慧命的作為。 因為真正的體驗,只是一種靈性提升的工具、一座橋樑、一條法船,這些體驗的工具法門,絕不是終極的目的地。 所以不可對未曾體驗,或未曾聽聞的事情,藉口拒絕、藉口排斥。 第四種障礙:是由痛苦、憤怒、七情六慾的虛假情結所組成。 吾人必須看破這些會欺騙自己的虛假情緒覺受,才能真正面對痛苦、面對憤怒的劇情,並瞬間轉化為接受和法喜。 因為一旦我們學會隨緣面對接受憤怒的劇情時!就不必透過發洩的狂暴,來紓解憤怒的火焰,就能用寬恕慈悲的清涼甘露,來瞬間轉化。 故,寬恕的慈悲是所有超自然力量中,最偉大的力量,祂能將負面的情勢,轉變為和諧的建立,這亦是順勢療法的吸氣吐氣法門。也就是面對痛苦時,切勿緊抓著痛苦不放。在吸氣時,吸進自己所遭受到的真實痛苦劇情,然後在吐氣時,吐出慈悲寬恕的愛。 換句話說,當我們要去引導悲傷的人時,我們就要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人的悲傷,然後與他人一同經歷悲傷的劇情,再一同超越那些悲傷的劇情,直到彼此雙方都轉化為真實的法喜之樂出現為止。 第五種障礙:是由違背自然,顛倒扭曲了本能,而造成慾望壓抑所組成。 所謂的感受,是由心去運作的,所謂的思想是由大腦來執行的,這是吾人自然的本能。 如果用大腦去執行感覺,用心去思考時,就會造成清淨自然本能的扭曲或混亂。例如:主婚人問新郎,你愛她嗎?新郎就用大腦去算計、去思考,然後說;我愛她。 無論是愛或是不愛,必須是用心去感受的,而不是用大腦去計算的。 就好比在吾人自然的本能中,凡夫的心與聖人的心,皆為一體無有分別的。 換句話說,很多修行之人,為害怕世俗的因果業報,而不敢面對貪、食、色、睡、名、利的五種慾望,於是用逃避不敢面對自己的去設法壓抑自己,結果身、心、靈造成混亂、壓抑或偏激,雖然一時逃避了慾望的問題,但卻喪失了自發性的自然與和諧,依舊是積存著不成熟的本能啊! 猶記得法師三十年前,尚未出家時,由於精進修法,面對慾望的挑戰而心繫於道,不敢懈怠,久而勤習心靈在自然的狀態下轉化成熟,第一次從法界中自動響起持續不斷的「唵」聲,並伴隨了充滿類似靜電的強大能量環繞著全身,這就是自發性的本能顯露,也是開啟第六感直覺自動運作的開始。 以上這五種會障礙吾人第六感直覺開啟的因素,能將吾人從被封閉囚禁的絕緣體,慢慢的調整,回復純真的本能。 在此法師針對這個問題,再深入的譬喻詳加解說,以供諸位參考: 1、若欲突破,則必須修正前面的五種感官障礙: 切記!當吾人的心智太過理性時,非理性的第六感直覺就會被封閉住。 2、放下左右二腦的對立。因左腦發達,屬於慣用右手的人,善於經營,愛計較,講理性,講究科學研究。 而右腦發達,屬於慣用左手的人擅於超越理性,具有宗教、詩人、藝術家的想像力氣質。 當左右二腦不斷進行衝突時,只要我們能夠覺察之際,真正的天人合一就會在二腦之間完成了。 因左腦會為你帶來財富、名利、權勢,以及未來的憧憬,也會為你帶來一堆的衰老病痛;而右腦發達的人,只會對自己內在當下的寧靜與自在有興趣,更會運用直覺來活在每一個覺知的當下,但不會去憧憬不可預期的未來妄念,凡事也不會去問為什麼? 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精進不懈怠的當下,而面臨筋疲力盡想放棄之際,至高無上的直覺力,開悟見性亦稱之為頓悟就降臨了,他不會去問為什麼,就是自然發生了。 當法師告訴你,看到花草樹木在微笑的時候,你能放下左腦的理性思考全然的接受時,就能恢復右惱的奇妙覺知。此刻你就能聆聽內在智者的智慧開示了。 切記!這不是透過理性思考的作為而獲得的。 3、必須抱持生命是藉由不斷的學習,來放下我執的干擾,更必須具備隨時準備丟下昨日的我,重生轉世的認知。 禪宗的頓悟法門,就是當下毫不費力的打開心門進入,親見內在心靈的智者;而漸悟的修持就是一板一眼的徘徊心門之外,試圖想用鐵杵磨成繡花計的方式進入。 4、世俗人以自我慾望的實現,來稱之為成功;但是以成功為目標的人,無論你修行求道多麼的長久,終究無法開啟清淨佛性的直覺。 縱使全天下的人都說你是個失敗者,但是只要你能活在當下的每一個覺知,輕安踏實,這就是一個到達者的心境。 凡事追求世俗成功的人,永生永世終將是個絕緣體,終究是見不到內在的智者,也就是第六感的直覺,終究是無法開啟。 5、必須放下憤世嫉俗的偏見與衝突抗爭,這在表面上看起來,好像是外在做人處事的問題,但事實上卻代表著自己內在左腦與右腦的抗爭。就像共產黨發動窮人大翻身的理念,打倒了資本主義的國民黨,但是當共產黨的領導幹部掌握權利後,卻比資本主義的國民黨更資本主義。 故,別傻了,所有人間世界的偏激與衝突劇情,都是提供我們心靈成長的考卷,若想獲得解決之道,那就要覺知自己內部的左右二腦,而不是在外面的劇情上爭執打轉。 執著左腦的人,遇到事情時,喜歡世俗的問為什麼? 換句話說,你的內心對外在的物質世界人、事、物,若存有偏激、衝突、不滿之際,那就代表你只認同左腦的理性,你想用左腦的理性,去統治指揮你覺性右腦。 6、經常返觀自照,成為心不隨境轉的觀察者,逐次提昇為超越觀察者與被觀察之物,這樣才能常保持全然的覺知。 因為空性智慧是沒有五蘊,更沒有三世,祂就是至高無上的智者也稱之為直覺,又名為內在的無上之師。 至此你將不再需要外在的上師指引,外在的上師唯一任務,就是引導學生喚起內在心靈的無上之師,因為只有內在的無上之師,才能真正鞭策、督促的引導你,放下自我的迷妄障礙,洞悉真理、開啟淨心覺照的直覺生命品質。 最後法師衷心祝福大家,願佛法、真理、智慧,與大家同在~

2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